作者 qazsedcft (多半時候)
標題 [新聞] 恐懼比病毒更危險──聯合國設立「打擊
時間 Tue Apr 18 07:23:01 2023




1.媒體來源:少年報導者

2.記者署名:文字/鄭涵文;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核稿/楊惠君;審閱/包修
平;責任編輯/陳韻如


3.完整新聞標題:
恐懼比病毒更危險──聯合國設立「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

4.完整新聞內文:(攝影/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Majdi Fathi;畫面動態設計/黃
禹禛、黃世澤)
https://bit.ly/3MOM9LU
[圖]

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一系列自殺式恐怖攻擊事件,稱為「911事件」。這一系列攻擊出
自伊斯蘭教極端組織「蓋達組織」,並非伊斯蘭教的本質,卻開始讓全球對伊斯蘭教和穆斯
林的恐懼與誤解急遽上升,穆斯林被妖魔化成激進分子,甚至是和西方社會無法融合的危險
人類。


這樣的誤解和仇恨,聯合國認為已經形成了一種「仇恨的流行病」。2022年3月,聯合國大
會通過一項決議,呼籲開展全球對話以促進包容、和平、尊重人權和宗教多樣性,並將每年
的3月15日訂定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to combat Islamopho
bia),今年(2023)3月進行了首次宣誓活動。




什麼是伊斯蘭恐懼症?
伊斯蘭恐懼症,也被稱為「恐伊症」,據聯合國的報告《伊斯蘭恐懼症的工作定義》,是指
對穆斯林的偏見、仇恨和恐懼,以及延伸出來的騷擾、暴力、恐嚇等針對穆斯林的惡意行動
。受害對象通常是「有伊斯蘭教特徵的人」或「被辨識為穆斯林的個體」。


自從911事件發生後,「穆斯林等於恐怖主義分子」甚至一度變成一種電影類型,蓄鬍、包
頭巾的角色常被塑造成罪不可赦的反派。伊斯蘭教也因為少數極端事件,被認定為一個暴力
、歧視性別且恐懼同性戀的宗教,是西方理想價值(民主、言論自由、性別平等)的巨大威
脅。


這些偏見還會因為其他因素惡化,例如歧視性的國家政策、公眾人物的仇恨發言及大眾媒體
傳播。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就舉例,印度警方過半人員普遍認為穆斯林比一般人更可能犯罪。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有多國政府誣指穆斯林的集會是病毒超級傳播事件的源頭。


媒體的負面傳播也有加深偏見的效果。一份研究分析60多萬篇荷蘭新聞,發現「激進的」、
「極端主義的」、「恐怖主義的」最常被用來形容穆斯林;假如一起恐怖攻擊和穆斯林有關
,很容易被不成比例地大幅報導。另一份研究則分析瑞士18間印刷媒體,發現許多文章描述
穆斯林「缺乏融入社會的意願」,但講述他們日常生活和成功融入社會的故事的例子反而極
少,僅2%。


這個現象被專家認定為一種新型的種族主義(Racism)。不像過往的歧視以生理種族為基礎
,伊斯蘭恐懼症的歧視是從宗教延伸出來,再疊加各種偏見(包含民族的、種族的、仇外的
、經濟的、性別的、宗教的)之後的結果。這樣的歧視,背後也反映許多人對於伊斯蘭教與
穆斯林文化背景的不了解。


伊斯蘭、穆斯林、阿拉伯有什麼不同?
伊斯蘭(Islam)
伊斯蘭字意為「順從」或「和平」。伊斯蘭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根據穆斯林說法,西元
7世紀時,先知穆罕默德接受天啟,傳遞一神信仰。該教稱呼神為阿拉(Allah),「伊斯蘭
」則意指臣服(於神),信仰的追隨者被稱作穆斯林;經典則是《古蘭經》,共有114個章
節。


相關的國際組織是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簡稱OIC),
有57個會員國,規模僅次於聯合國。當中包含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及以穆斯林為主體的
國家。宗旨是維持國際和平及維護穆斯林的權益。


穆斯林(Muslim)
伊斯蘭教信徒被稱作「穆斯林」,阿拉伯文的意思是「順從神的人」、「實現和平者」。目
前全球穆斯林約有19億,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南亞(巴基斯坦、印度、
孟加拉)、西亞及北非一帶。


穆斯林的日常實踐是「五功」:念作證詞、禮拜、齋戒、天課和朝覲。

阿拉伯(Arab)
阿拉伯通常指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國家或地區,也指阿拉伯語。

西元前8世紀,阿拉伯半島南部出現早期阿拉伯國家,後來7世紀時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興
起。目前全球有22個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阿拉伯國家,約占世界總面積9%。

資料來源/非營利組織One-Forty、伊斯蘭合作組織、中華回教博愛社

伊斯蘭恐懼症如同一種仇恨流行病
伊斯蘭恐懼症延伸出的各種暴力,從國家政策到個人行為都有。型態包括言語暴力、騷擾、
威脅、恐嚇、肢體暴力(包含性暴力)、財產損害、塗鴉、冒犯信與文學、線上霸凌等等。

而各種線下事件還會觸發更多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再惡性循環。撰寫聯合國報告《打擊仇視
伊斯蘭/反穆斯林仇恨,消除基於宗教或信仰原因的歧視和不容忍》的特別研究員艾哈邁德
.沙希德(Ahmed Shaheed)就認為:「伊斯蘭恐懼症已達流行病的程度。」例如在紐西蘭
基督城的一起恐怖攻擊發生後,網路上針對穆斯林的攻擊言論上升將近7倍,且說詞都和該
事件攻擊者如出一轍。


許多國家制定的信仰限制和歧視性政策,都惡化穆斯林處境,尤其日常生活更是全面遭排擠
,從工作、教育、居住、公民或移民身分、醫療照護,都遭受不公平待遇。

伊斯蘭恐懼症曾經造成的不公與暴力
宗教信仰自由層面
斯洛伐克:把註冊清真寺或宗教團體所需的簽名人數門檻從2萬人提升到5萬人,但當地穆斯
林人口根本沒那麼多
匈牙利:禁止非營利組織援助穆斯林移民,若違反就加稅
西歐、北美:申請建造清真寺更容易被控違法、遭刁難
德國、法國、奧地利:關閉清真寺或禮拜空間
瑞士:禁止建造尖塔型的建築
中國:清真寺「被迫翻新」,移除伊斯蘭建築特有的尖塔、阿拉伯刻文
身分層面
許多穆斯林被撤除公民身分,甚至被歸為非法移民,如緬甸的羅興亞穆斯林
難民、移民極難取得合理住所
移民申請更容易被拖延或拒絕。曾發生有穆斯林因宗教因素,不願意和公務人員握手,就被
拒絕公民申請
工作層面
在穆斯林是少數族群的國家,穆斯林失業率較高、工資相對低,常常只能做相對危險且沒有
保障的工作
更難進入政治、法律、醫療等專業領域
刻意訂出在工作場合不能穿著宗教服飾的規定
穆斯林女性在職場上被解僱的機率跟同樣教育水準及語言能力的白人女性相比,高出71%
教育層面
許多學生因穆斯林身分被孤立
美國的穆斯林學生因宗教被霸凌的機率是其他學生的兩倍
多達8國的教育課綱裡有與穆斯林相關的錯誤資訊
中國關閉多間阿拉伯語言、伊斯蘭學校,影響50萬名學生、監禁穆斯林學者
居住層面
穆斯林容易被收取更高房租或被拒絕租賃
部分地區設有禁止穆斯林買、租房子的歧視性規定
資料來源/聯合國報告《打擊仇視伊斯蘭/反穆斯林仇恨,消除基於宗教或信仰原因的歧視
和不容忍》,2021年

 

穆斯林婦女遭三重歧視,成為被攻擊的主要對象
比起制度上的歧視和不公,更糟的是穆斯林還可能遭受無預警的暴力攻擊,且無人制裁。穆
斯林去清真寺禮拜卻遭攻擊的事件時有所聞;2019年,一名持槍男子在紐西蘭基督城的清真
寺裡造成51死40傷。許多清真寺、社區、穆斯林的家和商店也會被毀損、被惡意塗鴉、丟動
物屍體,還有人的家門口被釘上豬頭。而且這類攻擊,在星期五聚禮日、宗教節日或各恐怖
攻擊紀念日的前後更容易發生。


穆斯林女性則因為同時擁有女性、信徒、少數族群3種身分而遭遇三重歧視,成為仇恨犯罪
的主要攻擊對象。高達8到9成遭受攻擊的都是穆斯林婦女,且比男性接收更大量的仇恨語言
。斯洛伐克就曾發生一名男子試圖在路上殺害圍著頭巾且帶著寶寶的婦女。


網路世界同樣暴力橫行。調查發現,在社群媒體上擁有穆斯林的身分很容易被誣指為戀童癖
,或直接連結成性犯罪者;如果在社群媒體的個人檔案上穿著宗教服飾,或單純擁有阿拉伯
名,都很容易被誣控為恐怖分子或自殺炸彈客。


這些暴力甚至波及極多「不是穆斯林卻帶有穆斯林特徵」的人。許多受害者都只是因為帶有
穆斯林特徵,例如膚色、國籍、戴頭巾、用面紗、阿拉伯名字等,就遭歧視或攻擊。穆斯林
男性或「外表像穆斯林的男性」更容易因為他們的長相、臉上的鬍鬚而被認定有暴力潛質。

這種恐懼、不被信任和排擠感強的社會氛圍讓許多穆斯林覺得被汙名、有恥辱感,且總是隸
屬於「可疑群體」,生活備感壓力。許多人為了能正常過日子而刻意隱藏身分、調整外觀,
以盡量讓自己「看起來不像穆斯林」,避免被懷疑或遭攻擊。

https://i.imgur.com/BU83ow2.jpg
[圖]
2019年3月17日,在紐西蘭基督城植物園的牆邊擺著民眾對清真寺襲擊受害者的鮮花和對穆
斯林的哀悼信。(攝影/NurPhoto via AFP/Sanka Vidanagama)
如何打擊伊斯蘭恐懼症?
伊斯蘭恐懼症造成了穆斯林生存艱難,而且已嚴重違反信仰自由及人權,極需改善。聯合國
採納伊斯蘭合作組織的決議,將每年3月15日訂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

研究報告建議各國應廢除干預信仰自由的限制和各種歧視性法規,尤其在工作聘僱、教育、
租屋、醫療照護、取得移民及公民身分等環節上,需強化法源、加強懲治仇恨犯罪的法律、
提供受害者機密通報機制。


除了消除制度問題,報告也建議國家提供公務人員、教育者反刻板印象的訓練,並移除教育
課綱裡的恐伊言論,再增補擁抱宗教、文化多元的內容。政治人物、政黨在公眾場合演說時
,要避免恐伊發言;媒體也應避免過度簡化穆斯林,需盡量解釋各種事件的脈絡。雇主則應
盡力在工作場合中提供友善宗教的工作環境,且提供受害者通報管道。


發起《聯合國關於仇恨言論的戰略和行動計畫》的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Antoni
o Guterres)曾説:「《古蘭經》提醒我們,國家和部落被創造出來,是為了彼此理解,多
樣性是人類豐饒的資產,不該是威脅。」恐怖主義和極端暴力主義不能也不該和任何宗教、
國籍、公民身分或族群劃上等號,才能維護人權和世界的多樣性。


支持 #forSafeWorship ,捍衛宗教信仰自由
2019年3月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51死槍擊事件後,聯合國發起了「保護宗教場所的行動計畫
」,除了給各國政府的政策建議之外,促成「以希望戰勝恐懼」的世界,人人都可以成為包
容不同信仰、文化的世界公民一員,支持 #forSafeWorship(保護宗教場所) 。


這項計畫的精神包括:

尊重:尊重每一個民族,以及其信仰、文化和歷史
責任:搭建相互了解與合作的橋梁
多元:接受和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對話
團結:相互支持和同理,尤其是在對方悲傷或出現困難的時刻
當發生分化彼此的事件以及不幸的宗教場所攻擊事件時,人們應彼此互相支持、站在一起,
強化團結的力量。你也可以參與聯合國的「保護宗教場所行動計畫」,並分享給周遭的人,
也可以在社群媒體上追蹤「#forSafeWorship」這個標籤,了解更多相關行動資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kids.twreporter.org/islamophobia/
恐懼比病毒更危險──聯合國設立「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 - 少年報導者 The Reporter for Kids 世界各地不少穆斯林只因其宗教信仰,便遭受歧視。聯合國將每年3月15日訂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呼籲開展全球對話,尊重人權和宗教多樣性。 ...

 

--

「謝謝你們的存在,讓我看到自己的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2.37.227 (臺灣)
※ 作者: qazsedcft 2023-04-18 07:23:01
※ 文章代碼(AID): #1aFTJOBQ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81773784.A.2DA.html
mjj90138: 誰恐懼了 是厭惡好嗎1F 223.136.116.230 台灣 04/18 07:23
dosiris: 共產主義也順便洗一洗2F 1.200.245.229 台灣 04/18 07:24
ballby: 如果那些伊斯蘭落後地區的人有完整教育
有足夠的糧食和居住空間3F 123.240.200.43 台灣 04/18 07:25
ivorysoap 
ivorysoap: 好了啦 先從解放阿富汗女權開始吧5F 39.9.102.72 台灣 04/18 07:25
ballby: 誰還會選擇去72處女的地方6F 123.240.200.43 台灣 04/18 07:26
ivorysoap 
ivorysoap: 這種垃圾邪教就該被消滅7F 39.9.102.72 台灣 04/18 07:26
Neo0215: 好的 阿拉花瓜!8F 114.136.99.63 台灣 04/18 07:26
AustinRivers: 沒有  病毒比較危險
恐懼就是有讓人恐懼的地方9F 27.51.136.146 台灣 04/18 07:27
TaiwanFight: 911是什麼原因  有這種深仇血恨11F 36.239.81.164 台灣 04/18 07:28
suckmydick:  https://i.imgur.com/vZEbR83.jpg12F 101.10.92.243 台灣 04/18 07:29
[圖]
ben108472: 911賓拉登還不是美國養出來的13F 1.160.197.229 台灣 04/18 07:37
neoa01 
neoa01: 有比美國危險嗎14F 223.137.203.241 台灣 04/18 07:40
ben108472: 應該說這世界有多少恐怖組織根本就是美國人自己養出來的15F 1.160.197.229 台灣 04/18 07:47

--
作者 qazsedcf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